音乐舞蹈学院举办四川省混合式一流课程《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学习汇报音乐会

发布时间:2024-12-09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本网讯: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同学们感受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独特魅力,领略其蕴含的深厚历史底蕴与人文精神。2024年12月6日, 在这个星光璀璨、音乐飘荡的美妙夜晚,我们欢聚在音乐舞蹈学院音乐厅,共同迎接一场音乐与文化的盛宴-四川省混合式一流课程《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学习汇报音乐会。

本场音乐会共分为四大部分,分别是民歌篇、民族器乐篇、说唱音乐篇、戏曲音乐篇。由课题组成员李成秀、张刚、张新昊、李明明、师立军携手2022级全体音乐专业学生共同完成。另特邀嘉宾刘正傲、赵娟娟、师羽韵。

他们用音乐讲述故事,用旋律传递情感,让我们穿越山川湖海,领略不同民族音乐的独特风情与魅力。从彝族的欢快、藏族的豪放,到西北民歌的质朴,从民族器乐的悠远深邃,到说唱音乐的韵味悠长,再到戏曲音乐的百态人生,每一段旋律都是一扇通往民族文化宝库的大门。

音乐会伊始,孟祥、阿西小里带来了一首彝族民歌《萨吉巴呷》。它是彝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与劳动中创作的歌谣,承载着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乡山水的赞美以及对美好情感的抒发。南坪琵琶弹唱《出门》这首曲子,充分描绘出了当地人民外出时的所思所感,或是对家人的牵挂,或是对未知旅途的期许。羌族民歌《尤阿咪计优》,是羌族传统音乐中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其旋律古朴悠扬,节奏明快,展现了羌族人民的热情与活力。作为羌族民歌的一部分,它传承着羌族的历史与记忆。藏族民歌《吉祥九与酒》,在藏族文化里,吉祥是对美好生活的祈愿,酒是热情好客的象征。此曲通过悠扬的旋律,传递出藏族同胞的豪爽与对幸福生活的憧憬。《梧桐令》《哥是阳沟妹是水》这组花儿联唱,以质朴的歌词和独特的曲调,展现了西北人民在黄土地上的爱情故事与生活百态。

西北小调联唱中的《马五哥与尕豆妹》讲述了一段凄美的爱情传说,《十二月花果》描绘了不同月份的自然景象与生活情景,《尕老汉》则充满了诙诸幽默。

紧接着是下一个音乐的殿堂-民族器乐篇。羌笛独奏《跳甲》,特邀尔玛泽西演奏,它将带领我们穿越时空,感受羌族古老部落的神秘与活力。西安古乐《往南瞧》,西安古乐历史悠久,它是古代音乐文化的活化石,此曲有着独特的韵律与节奏,仿佛在诉说着古老长安的故事。通海古乐《河南雁》,通海古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首曲子可能与迁徙的大雁有关,寄托着人们对远方的思念或对归乡的渴望。青城古乐中的《宫廷乐》展现出宫廷音乐的典雅庄重,《水龙吟》则气势磅礴。演出者用指尖的舞蹈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动人的音乐画卷。

接下来,迎来了一场充满节奏感和韵律感的说唱艺术表演。四川扬琴《三祭江》,它以三国故事为蓝本,用扬琴独特的说唱形式,细腻地刻画了人物的情感与故事的情节。四川清音《西厢扇》,取材于经典的西厢故事,用清新婉转的曲调,讲述着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佳话。羌族口头史诗《万物有灵》,这是羌族文化的瑰宝,它口口相传,讲述着羌族对自然万物的崇敬与信仰,特邀尔玛泽西为我们呈现。

戏曲,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的唱腔、表演和服饰,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华阴碗碗腔《金碗钗》选段,碗碗腔的音乐细腻柔美,在皮影的配合下,赵娟娟、杨雯茜等表演者为我们生动地展现出故事中的情节与人物的悲欢离合。孝义碗碗腔《三打白骨精》选段,同样是碗碗腔,在不同的故事题材下,孟祥、马可为我们演绎了经典的西游故事片段。京剧《红娘》选段,京剧作为国粹,《红娘》这个角色活泼俏皮,师羽韵特邀前来,用精湛的表演让我们领略京剧的独特魅力。

此次汇报音乐会不仅让我们领略了民族民间音乐的独特魅力,更让我们深刻理解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音乐文化。那些流传千年的旋律,那些饱含民族情感的歌声,总能让我们心生敬畏,感受到音乐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

撰稿:冷洪婷

供图:张友

一校一审:张新昊

二校二审:袁文杰

三校三审:付莉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音乐舞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