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2025年8月23日,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艺术人才培训项目《藏族“博巴森根”创作艺术人才培训》编创实践阶段在阿坝师范学院持续深入开展。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硕士生导师、编导教研室副主任苏娅菲教授亲临排练现场,为学员们带来系统而富有深度的实践教学,致力于推动“博巴森根”这一民族舞蹈艺术的当代创作与创新突破。
上午的课程聚焦“作品深化打磨”。学员们在前一天小组研讨和导师点评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创作反思,对作品进行了更具针对性的精细调整。排练厅里氛围热烈而专注,有的学员反复锤炼动作之间的衔接与逻辑,有的三五成群协作磨合队形变换与整体协调性,还有的对节奏处理、情感表达等细节反复推敲。每一处动作的力度、节奏的强弱甚至眼神的方向都经过仔细斟酌,体现出学员们对民族传统文化当代表达的严谨态度和创作热情,也为后续舞台合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午进入“一对一”个性化辅导环节。每个小组携带修改后的作品,依次展示片段,并与苏教授进行深入交流。苏娅菲教授结合自身多年的民族舞蹈编创与教学经验,精准把脉各个作品的瓶颈所在,提出切实可行的提升建议。面对部分学员出现的动作语汇机械、情感投射不足等问题,她不仅亲自示范对比,更从身体控制、情绪传递、文化语境融合等多维度进行分析,引导学员将“博巴森根”蕴含的历史叙事与民族精神转化为更具感染力的舞台语言,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思想深度。




(图:苏娅菲教授指导学员)
此次实践课程不仅强化了学员对作品编创全过程的理解,也通过高层次、个性化的专家指导,有效解决了学员在实际创作中遇到的现实难题。项目通过这样“讲练结合、精准施教”的方式,切实推动“博巴森根”舞蹈创作人才队伍的成长,为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传承与艺术创新注入持续动力。

(图:苏娅菲教授与学员合影留念)
供稿:曾进松
供图:曾进松
一审一校:徐兵
二审二校:张新昊
三审三校: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