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进校,向美西行”羌族民歌音乐美育浸润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系列活动之非遗羌族民歌传承与保护研讨会及专家讲座

发布时间:2024-06-06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本网讯:为深入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大力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积极实施社会美育资源整合行动。由汶川县人民政府与阿坝师范学院联合主办,汶川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以及阿坝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共同承办的“非遗进校,向美西行”——羌族民歌音乐美育浸润人才培养计划非遗羌族民歌传承与保护研讨会,于2024年6月6日在我校顺利举行。

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向武教授,党委常委、副校长齐泽民教授,音乐舞蹈学院院长张刚教授,音乐舞蹈学院党委副书记付莉教授,汶川县文化与体育旅游局唐劲副局长,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杜定然教授,音乐教学名师钟祥兵老师,汶川县第一小学校音乐教师樊文老师,我校刘汉文副教授,音乐舞蹈学院副院长袁文杰副教授,副院长徐兵教授,该项目主持人童捷老师,以及来自汶川中小学的二十余名教师,共同出席了6月6日上午,在学校会议室举行的非遗羌族民歌传承与保护研讨会,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向武教授为本次活动致辞。

本次研讨会紧密围绕“非遗进校,向美西行”的主题,深入剖析了美育在推动非遗羌族民歌发展战略中的情感认同、体制机制构建以及具体实施路径等关键问题,并达成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共识。与会者就如何增强对美育推动羌族民歌发展的情感认同进行了深入研讨,一致认为应通过多元化手段提升社会各界对羌族民歌的认知与喜爱,从而增强其文化价值及艺术魅力的社会认同。此次研讨会所达成的合作共识,为羌族民歌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月6日下午,项目组有幸邀请到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杜定然教授、音乐教学名师钟祥兵专家、我校原科技处副处长刘汉文副教授,为参培学员作专题讲座。

                   【图】杜定然《羌族民间音乐走进中小学音乐教育课堂的思考与探索》专题讲座

杜定然教授凭借他深厚的学识底蕴、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充分的课前准备,激发全体学院深入展开对羌族民间音乐的学术思考。杜教授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严谨的态度,使学员们深刻认识到羌族民间音乐不仅具备融入中小学音乐教育课堂的潜力,更能够为课题申报及文化传承工作提供宝贵的助力和建议。希望通过深入学习和思考,进一步加深学员们对羌族民间音乐的全面认知和理解。

                   【图】钟祥兵《民族音乐的课程价值》专题讲座

钟祥兵老师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学识,为在场的老师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学体验。钟老师首先以一段生动有趣的羌族舞蹈开场,立刻吸引了全场老师的目光,并巧妙地引出了音乐课堂中活动的重要性。随后,钟老师通过分组合唱的形式,让老师们亲身感受羌族民歌的独特魅力。在合唱过程中,老师们不仅领略了羌族民歌的韵味,更深刻体会到了民族音乐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学效果,钟老师还邀请专家与学员共同合作表演。在合作表演中,钟老师以其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和学识渊博的个人能力,成功带动了整个课堂的氛围。羌族民歌在钟老师的演绎下变得格外鲜活,仿佛将整个会场都点燃了一般。此次讲座不仅让老师们对民族音乐的课程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为他们今后的音乐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图】刘汉文《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羌族民间音乐》专题讲座

刘汉文副教授基于羌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文化特点,深入剖析了羌族音乐的独特魅力。他详细介绍了自己在羌族地区进行实地采风的过程中,所收集到的丰富而珍贵的原始音乐音频资料。多年来,刘教授一直致力于羌族民歌音乐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与精力,为与会者提供了深入研究和探讨羌族民间音乐的有效参考。

供稿:童捷、朱嘉琪

供图:童捷、朱嘉琪

一校一审:张新昊

二校二审:徐兵

三校三审:付莉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音乐舞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