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专业认证】阿坝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赴汶川开展教育见习活动(一)

发布时间:2025-04-28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本网讯:为探索基础教育课程实践,进一步推进美育教育、实施、建设、创新,实现资源共享与经验交流,2025年4月27日,阿坝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师生前往汶川一小举行见习活动。此次活动的主题为“双新”背景下的音乐课堂重构暨“以赛代培”教学竞赛研修活动,该活动辐射面广、参与人员多、知识点聚焦、民族文化突出。参与授课老师分为中学和小学组,中学组有:水磨中学、汶川中学、映秀中学,小学组有:汶川第一小学校、灞州小学、教培中心、八一小学、汶川县漩口小学校、绵虒小学、映秀小学等。

此次活动主要在于观摩微课比赛,比赛精选《打墙歌》《背麦子》《背水姑娘》《吹起羌笛跳锅庄》《小喜鹊》《我们是云朵的羌族》《西足足路》七首经典羌族音乐作品,参赛团队通过"理论讲解+实景演绎+互动教学"的模式,全方位展现羌族音乐的文化内涵。

《打墙歌》微课通过复原羌寨夯土造房的劳动场景,解析节奏与劳动号子的共生关系。

《背麦子》团队走进汶川田间地头,采集羌族阿妈原生态演唱,结合多声部合唱创编。

《背水姑娘》探究姑娘为何背水,体验姑娘背书的感受。

《吹起羌笛跳锅庄》羌笛、双响筒演绎器乐合奏,并教学锅庄舞步,体验羌族人民欢快的情绪。

《小喜鹊》讲解了“喜鹊叫,青稞笑”,老师教学踢踏舞步,加入颤息,跟随音乐演绎歌曲。

《我们是云朵的羌族》认识了非遗羊皮鼓,学习了萨朗舞和羊皮鼓舞,跟随音频进行两种舞步鼓点节奏的演绎。

《西足足路》聚焦羌族酒歌文化,通过情景剧展现婚礼仪礼中的音乐叙事功能。

最后。由高校教授、中小学名师组成的评审团对微课课程给予高度评价。

此次见习活动,不仅为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让同学们了解到“趣味性”和“专业性”平衡的重要性,拓宽了未来教师的教学设计思路,更以创新的微课形式让传统音乐焕发新的生机。七堂精彩的微课比赛,既展现了羌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也探索了非遗传承与现代教育结合的可行路径。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校地合作,推动传统音乐走进更多课堂,让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的教育土壤中生根发芽,为民族文化传承贡献高校力量。

撺稿:骆诗瑶

供图:付远城

一校一审:杨  森

二校二审:袁文杰

三校三审:付  莉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音乐舞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