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专业认证】阿坝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赴汶川开展教育见习活动(二)

发布时间:2025-04-29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本网讯:为聚焦课堂教学,深化实践交流,助力学科核心素养培育。4月28日,音乐舞蹈学院师生继续前往汶川县第一小学开展见习活动。此次活动的主题为“双新”背景下的音乐课堂重构暨“以赛代培”教学竞赛研修活动,该活动辐射面广、参与人员多、知识点聚焦、民族文化突出。参与授课老师分为中学和小学组,中学组有:水磨中学、汶川中学、映秀中学,小学组有:汶川第一小学校、灞州小学、教培中心、八一小学、汶川县漩口小学校、绵虒小学、映秀小学等。

见习师生走进多堂精彩音乐课,深入课堂感受童真与教学魅力。一年级课堂上,杨君跃老师带来《乃哟乃》,以简单音符游戏激发兴趣,带领孩子们在“do、re、mi”的重复吟唱中感受土家族歌曲的韵律之美;

蒋诗琨老师带来的《勤快人和懒惰人》,通过生动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对比中理解劳动意义,课堂充满欢快笑声。

李梦娜老师的《我家门前有条河》则以破解“石头密码”入手,配合非洲鼓伴奏,引导学生创作出自己的生活节奏。

另外,二年级周琴老师演绎的《天边那头牦牛》,通过藏族音乐元素赏析与律动教学,让学生仿佛置身草原,感受牦牛的坚韧与藏族文化的粗犷。

四年级仁青卓玛老师的《阿拉羌色》充满深情,以藏语演唱、舞蹈示范和故事讲述,传递出对家乡的眷恋。

三年级课堂上,杨文华老师的《俺展贝母》,以“耍耍锅庄”为基础,鼓励同学们大胆创编。

陈璐老师的《嘞花》结合羌族民歌特点,利用“AI小视频”引入“大闯关”,带领学生在对唱中体会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课程结束后,钟祥兵老师以《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学科核心素养在课程中的落实技巧》为背景,作出了点评。他肯定了授课教师在教学设计、文化渗透和学生主体地位凸显等方面的亮点,强调音乐教学应紧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核心素养。钟老师以歌曲《军民团结一家亲》为例,建议通过“小乐器进课堂”“多样情境创设”“民族音乐元素系统化整合”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音乐的理解与热爱。同时,也指出了在“借班上课”时,面对学生的差异化要时时改进和调节;讲课时要明确我们所要传递的是什么、主要解决的是什么等问题。

最后,汶川县第一小学樊文老师对阿坝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的支持表示感谢,指出此次见习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契机,师生在观摩优质课堂中汲取教学经验,在民族地区音乐教学实践中拓宽专业视野。随后,为表现优异的授课老师颁发荣誉证书并合影留念,鼓励他们在未来教学实践中继续努力学习,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课堂。

此次汶川一小见习活动,不仅为音乐舞蹈学院师生提供了一个贴近一线教学学习的平台,让同学们从中体会到独特价值,发展创新思维,更通过民族地区音乐课程的深入体验,强化了传承与创新民族音乐文化的责任感。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校地合作,推动实践教学与学科素养培育的深度融合,为培养“懂学情、善教学、能创新”的音乐教育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撰稿:冷洪婷

供图:冷洪婷

一校一审:杨森

二校二审:袁文杰

三校三审:张刚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音乐舞蹈学院